第一百二十四章_穿成农家老太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2/3)页

四品的原州知府之位,张文谦任五品同知。

  除了从这些派往原州处理天河大堤隐患的官员中,擢升一部分官员接手原州地方事务外,又从朝中各部调出一批官员,分赴原州各地,有心人都能发现,那些官员近半都有南江书院的出身背景。

  王修业将原州一案涉事重犯都押送回京城时,再次引起轩然大波,为了维持地方上的稳定,顾虑着对民心的影响,直接将诺大一个州的官员全都拿下的事件,这次绝对是头一遭。

  可是刚登基近半年的新帝不仅这么做了,而且还做得十分完美,没有在原州造成任何恐慌不说,原州的广大基层百姓,还都十分配合负责实现这个创举的乐阳郡主,表现出对朝廷决策的绝对信任与拥护。

  这种现象,让许多人都感到匪夷所思,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啊!

  这个感慨引来许多人的认同,在许多人看来,不管是年少气盛的新帝,还是听令行事的的乐阳郡主,都是只凭一腔热血与肝胆,就做下这件大事的‘初生牛犊’。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事后的结果,分析出上面之前在原州所做的种种安排与铺垫,得出看似冒险,实则却是必然的一种的结果。

  徐世子趁回城开大朝会的机会,回来给他母亲问安,忍不住感慨道。

  “现在看来,皇上早在不惜亲自放下面子,向那些商人借钱时,就在下这盘大棋。”

  用征工发钱的方式,光明正大的收买原州的民心,这次征工人数多达十万以上,不仅涵盖乡镇上的农户,许多城中居民也有争相应征。

  不仅有大量的男丁,还有些妇人,这些人天天吃着朝廷的粮,还能净赚工钱,同样是古往今来的普通百姓都不曾遇上的好事,对比前几年修筑天河大堤时的状况,这种幸福感更加倍。

  在这种大形势下,原州各地的普通老百姓都在干劲十足的做工,比谁都希望现在的朝廷能万年长存,谁会在乎那些对他们苛刻的官员被拿下的事,反正换成新来的这些能让他们吃饱吃好,还给他们发钱的官员,更让他们感到求之不得。

  听到儿子的话,柱国公夫人也欣慰的笑着点头。

  “嗯,景楠这次正好赶上了,真好!”

  这是柱国公府近来发生的一件最让人感到欣慰与高兴的事,身为徐景楠的母亲,张贤贞当然是最高兴的那个。

  “都是大伯母英明,家里与李家的关系保持得好,要不然,景楠可不一定能有这机缘。”

  这是张贤贞的真心话,现在谁都能猜到,乐阳郡主当初以任性娇纵的态度闹着要去原州挖沟,其实是因肩负重任,为防消息走漏,她在选择随行人员时,肯定是相当慎重。

  平日里跟着她混的京中大户子弟不少,但是除了王家那个三小子与吴家长孙,也就她儿子徐景楠能有机会跟着一起去。

  而她儿子刚去大营没几天,认识乐阳郡主也没几天,纵然能力不差,也不可能有机会得到对方的信重,说到底,还是沾了长房与李家关系处得好,得对方信重的光。

  儿子初入大营,这趟出去就能立下功劳,不管是对其在京中立足,还是将来的前程都大有好处。

  柱国公夫人对此并不居功,笑着摆摆手道。

  “家里的关系,能起到的作用终究有限,似乐阳郡主这样务实的上官,更看重的肯定还是手下的能力,主要还是景楠这孩子能力强,品性也好,才能入了乐阳郡主的眼。”

  自家的孩子能够得到长辈的夸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91book.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