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拖拉机厂_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六章 拖拉机厂

第(2/3)页

的仅130名,死亡率高达98.3%。

  王立冬可不信,这年代会比那时候好多少。

  再过几十年,皇帝都要没钱了,那这种慈善机构里的孩子下场,可想而知。

  ...................

  接下来的几年,王立冬就暂停了扩张的脚步。

  两场战争下来,发现许多问题。

  接着在鸡笼山,陆陆续续增加了三十所小学,6所中学,和一所高中。

  并对所有在职的军人,进行了扫盲培训。

  以便35岁退伍后,可以转为警察或者下到村庄充作村官,填补公职人员的巨大缺口。

  同样也能解决退伍军人的工作问题。

  虽然军人的待遇非常高,只要能正常退休,基本上人人都是小富翁,但也不能吃一辈子,除非遇上开拓领地的战争。而且三十五岁就赋闲在家,太浪费了。

  一举两得。

  四海拖拉机厂

  王立冬围着眼前这辆刚下线的陆战之王,仔细打量了一遍,然后打开顶部的舱盖,整個人进入了坦克内部。

  空间挺大。

  这辆坦克是仿制大毛的T54  ,王立冬还让设计院进行了一些改进。

  比如增大空间,加大火炮口径等等。

  接着就看了场四海1型坦克的表演。

  看着行驶过程中,几枚炮弹准确击中目标,王立冬就鼓起了掌。

  “产量如何?”

  兵工厂厂长有点尴尬道:

  “这两月产量不会很高,大概2~3辆,等工人们磨合完毕,能达到8~10辆左右。”

  王立冬想了下,觉得还行,这东西最近几年可能还用不上。

  “老刘,就按着正常速度生产,同时不能影响拖拉机的生产任务。”

  看到他的脸色有点为难,就问道:

  “有什么困难就说出来,看看能不能帮你解决了。”

  李厂长等的就是这句话,他马上叨叨了半天。总结下来就是科研人员太少,研究经费不够,高级别的钳工车工...

  听完,王立冬觉得要求不算太过,就对着身旁的林剑道:

  “都记下了,尽快解决。”

  .........................

  1578年5月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91book.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