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姜木匠刹扣_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七章.姜木匠刹扣

第(3/3)页

去下网打鱼吧。

  至于新楞场那边,还是按照最初的计划,后天再去。

  吃饱喝足,女人们帮王美兰收拾完,大伙聚在一起看了会儿电视。八点半左右,食客们各回各家。

  赵金辉是跟着李家人走的,但他不住李家,而是住赵家老宅。

  赵家老宅都已经收拾出来了,暂时借给赵威鹏一家人暂住。

  食客们都走了,赵军洗漱、洗脚后,搂着媳妇就进了被窝。

  今早马玲来了亲戚,小两口不能同房,但可以搂着睡觉。

  晚上没有节目,小两口闲下来唠着嗑。

  马玲叮嘱赵军道:“明天打鱼,看着臭鱼、死鱼,可不行往回捡呐。”

  “那有啥不行的?”赵军闻言一笑,道:“捡着了给我老丈人送去,我老丈人得老得意我了。”

  “那你老丈母娘得老膈应你了。”马玲如此说,听得赵军哈哈一笑。

  ……

  第二天早晨还不到六点,赵军、赵有财就出了家门,直奔屯东头而去。

  这时候,哀乐就已经起来了。

  当爷俩到这儿的时候,解臣和李大勇、李宝玉、李如海都已经到了。

  李大勇和老宋家关系好,死者宋老歪的侄子还是李大勇的徒弟呢。

  所以一早晨,李大勇、李宝玉就过来帮忙,而李如海是纯来看热闹的。

  赵军到这儿没几分钟就六点了,这时候就见宋柱子让着一人走来。

  这人四十多岁,一脸沧桑,头发乱乱糟糟,两个鼻孔鼻毛都露在外头,一看就是个不修边幅的主。

  赵军认得,这人就是昨天他跟老太太提起的姜木匠。

  这个姜木匠与画柜杨、王久盛二儿子王木匠都不一样,这个姜木匠自称是精细木匠,他不做大活、不拉大锯,只用传统的木匠工锯做一些榫卯的箱、盒、物件。

  除此之外,他再就是做寿材。

  由于姜木匠不动大锯,所以破材成板的活他不干。想找他做寿材,得自己把木材破成板,然后再送到他家去。

  就像前几天赵军跟邢三说的,先把大红松木拉回家来,放窝棚里阴干、干透了,再拉到林场车间去破板。完事了,再送到木匠家。

  当时赵军说的木匠,就是这个姜木匠。

  别看他规矩多,在永安林区甚至榆树乡,大伙认的是他姜木匠做的寿材。

  谁寿材是姜木匠做的,那是实力与儿子孝顺的象征!

  而这姜木匠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只有是他做的寿材,他才来给刹扣。

  所谓刹扣,是北方的说法,是指盖棺封钉的过程。

  按老辈规矩,棺材入土不能有铁,所以棺材钉都是木制的。

  这需要在做寿材的时候,就得按照男女在棺材上留下钉孔。等封棺的时候,请木匠来把木钉往里一钉就行了。

  为啥说按照男女呢,因为这也是有说道的。如果亡者是男的,那就左一钉、右两钉,最后有个寿钉要钉在棺材天的左前方。

  如果亡者是女的,则男人的钉法相反。

  许长明、宋老歪两人这些年在山里压窝棚,积攒了不少山财。二人能用暴马子做寿材,请的木匠自然也是姜木匠。

  此时姜木匠先来到宋老歪的灵棚中,他接过宋柱子递来的木钉。

  这木钉跟寿材是配套的,当年做出来以后,就布包着放在棺材里。

  姜木匠到棺前看了一眼,宋老歪是横死的,被人用榔头凿碎脑袋,遗容怎么也不会好。

  姜木匠看得一皱眉,然后退在一旁。这时有宋家请的阴阳先生上前,招呼人给宋老歪盖棺。

  随着棺材盖上,阴阳先生发话,宋铁民两兄弟和他们家的两个小小子跪在棺材前。

  这就叫:侄子门前站,不算绝户汉。

  这时姜木匠上前,将一枚木钉塞进钉眼,紧接着从他那宽大的衣兜里掏出个手斧。

  姜木匠持斧在手,口中念道:“日吉良时天地开,盖棺子孙进丁财。孝子贤孙名前跪,喊声亡人躲钉来!”

  吐出最后一个字,姜木匠抬斧,带锤那头落在木钉上的同时,姜木匠喊道:“躲钉啊!躲钉!”

  看到这一幕,赵军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这得亏我媳妇没来,要不得又学首诗。”
记住手机版网址:m.91book.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