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7章 老哥要吃必须有
第(3/3)页
是一个新的作物,未必就敢大量的种植。”
李世民捋着胡子点了点头,还没开口,方二就再次说道。
“皇上,臣有个提议,左右不过三万亩的种苗。”
“臣提议,凡自愿种植红薯超过五亩的百姓,今岁免征赋税,秋收时,再由户部出面,将所产的红薯尽数回购以作明年的种薯之用。”
“这样的话,到了明年,红薯的种植面积,足以达到百万亩之数!年产红薯近三十万万斤!”
“嗯?”
方二这种订单农业的概念一出,李世民,房玄龄等官员都愣了一下。
这种方法,听起来似乎不错的样子。
“皇上,臣以为,免征赋税可以一定程度上打消百姓的疑虑,以五亩为限,三万亩也不过六千户百姓而己,这些人的赋税,对于整个大唐来说,也不过九牛一毛而己,可以一试。”
“历来谷贱伤农,谷贵也伤农,同时有了回购,对朝庭,对百姓,都是百利而无一害,所以,臣以为,辽东侯的提议大为可行。”
左仆射萧瑀老态龙钟的晃着身子走了出来,一本正经的分析起了免税和回购的好处。
方二眼前一亮,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短短两句就把方二的意思给说的明明白白。
“皇上,臣也同意辽东侯的提议,只是,三万亩的红薯,按去岁的产量,到了秋收少说也有万万斤!”
“若以当下米价一贯钱一石的话,就需一百万贯钱去收购。”
“到时候,户部是否能拿出这么多的银子,所以,还请皇上三思。”
魏征的话,可谓是有理有据。
但房玄龄不愧是户部大佬,负责整个大唐民生的一把手,很快就理清了思绪。
“魏公此言对,也不对!”
“红薯是新的作物,对于百姓而言,填饱肚子,远比卖粮要重要。”
“一亩稻谷,产量不过两石而己,作价也就两贯钱。”
“若是将一亩红薯所产折价3贯钱,仅仅需要一文钱一斤,万万斤的红薯,十万贯钱,老夫还拿的出来。”
“这样一来,百姓哪怕卖了红薯去买米,也比自己去种得到的多了近半。”
ps:五更,还有五章哦!吼吼!
记住手机版网址:m.91book.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