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_二分之一剧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1/3)页

温晏然既然微服出门,  自然要去河堤上巡视两日,她也确如之前跟国师说的那样,亲自去挑了些石头——其实自从穿越以来,  她一直坚持锻炼,  注意养生,自觉力气比刚穿越那时,有了长足的长进,但看着萧西驰一只手轻轻松松提起了她基本搬不动的石料,  还是陷入了长久沉默。

        池仪干咳了两声,道:“世上之人各有所长……”

        温晏然笑了一下,也不纠结,只道:“待会再随朕去瞧瞧周围的田地情况。”

        水部官吏在南边不止需要负责修建运河,还趁着安置百姓的机会,修缮当地水利设施,温晏然亲自去周围瞧过,虽然许多地方修了水渠,  但开荒的力度还不够,  大多数的田里种的还是从洛南那边传进来的早稻,  幸而此类稻谷就算并不好吃,至少能够果腹。

        身为皇帝,  温晏然没法在外头待太长时间,禹州那边已经有大臣察觉到天子不在此地,  未免出现乱子,她必须赶紧返回。

        虽说皇帝是微服外出,但沿途一直调拨禁军随从护卫,  回来时的动静瞒不过人,  温晏然前脚入城,  宋文述后脚便过来觐见天子,履行自己御史大夫的职责。

        宋文述:“陛下身担天下社稷,如今四海平定,实不必身涉险地。”

        他所有话语全部发自肺腑,在宋文述看来,为了大周的长治久安,温晏然最好做上六七十年的皇帝才好,他们当大臣的,别的事情做不了,至少也得劝谏下君主,不要随意冒险。

        既然宋文述是私下来劝,池仪也就说了实话:“陛下出门时,从禁军中调拨了半曲精锐随行,途中又与萧将军汇合。”说到此处,抬头往西边看了一眼,意有所指,“既然陛下并非孤身外出,宋御史也不必太过忧虑。”

        宋文述闻言,面上似也出现一丝犹豫之色,道:“虽然如此,还是应当小心为上。”

        温晏然微微扬眉,也跟着往西边看了一眼。

        西边是青南宫的位置。

        晚间。

        年轻的天子站在窗前。

        晚霞的颜色染在桌案的白纸上头,为其镀上了一层天然的晕红。

        温晏然道:“把朕在运河上拣的那些石头找出来,让少府那边打磨好,做成棋子,朕要留着送人。”

        池仪问:“陛下总拿两位殿下做幌子,是要赐给他们么?”

        温晏然看了池仪两眼,旋即微微一笑:“这次便不给他们了。”又道,“做好后,送到青南宫那边。”

        池仪顿了一下,小心建议:“那陛下不若再带一句话给国师罢?”

        温晏然的视线再一次落在池仪身上,不自觉地失笑:“你们……”一语未尽,顿了下,道,“阿仪说得也是。”思索一瞬,摊开纸,写了几句话,笑,“那就告诉国师,朕来了几日后,回忆建平的时光,一时间有感而发,就请他帮朕拟一个题目。”

        池仪自不会特地去拆看皇帝给国师的信件,只是天子写字时并未瞒着旁人,难免让周围的内侍们瞥到了几眼。

        纸上写的是“冬去早,点点枝外星,白玉堂前寻碧色,满树浓荫依然清,移灯照夜明”。

        池仪目光一动,似有所悟,然后亲自带着人将皇帝的作品往青南宫送去。

        半路上,蔡曲小声询问:“太启宫那边,如今莫非有什么碧色的花么?”

        池仪扫了后辈一眼,正色道:“你问这些做什么,陛下如何吩咐,你我如何办便是。”然后同样压低声音,扫了眼纸上的前三个字,提点道,“这时节虽然没有,但冬天却是有的。”

        蔡曲恍然。

        青南宫内,温惊梅本在看棋谱,接到皇帝的字条后,整个人不自觉地一怔,无意识地松开手,让棋谱落在了桌子上。

        池仪行了一礼,将皇帝的话尽数告知,姿态端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91book.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