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情感绑架_大明风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 情感绑架

第(2/3)页

道:“你杀了我得了。十几万两?你当是烂泥巴呢?那可是银子。”

  张延龄道:“倒也是。要不这样,我拿了庄子的部分地契去钱庄抵押,弄些银子来。回头慢慢还上。”

  张鹤龄皱眉道:“你当真势在必得?一定能到手?”

  张延龄道:“这我可不敢说。但是只要有银子,我必能得手。周家要购地,必是压的价钱极低。我们半路上杀出来,比他们的价格高,条件更好,你想老百姓们卖给谁家?”

  张鹤龄咬咬牙道:“好吧,我信你一回。我回去想办法,东挪西借也得凑十万两给你。抵押地契那可不必了。叫人知道了,岂非是笑话。我这可是砸锅卖铁了。你可别叫我倾家荡产。不然,我可要喝西北风了。”

  张延龄点头道:“大哥放心,若是夺田不成,银子还是在的,又不是赌钱会输了。再说了,我能坑自己的哥哥么?想一想从周家手中横刀夺爱,然后咱们兄弟每人多两万亩良田之后每年多上万两银子的收益,你难道不想冒这个险?就算你不想要,转手卖了也得翻倍赚回来。”

  张鹤龄什么话也不说了,重重点头。暴利所在之处,冒些风险算得了什么。

  ……

  大明朝的百姓失去土地的原因无非两种,一种是天灾,一种是人祸。

  也不知是受了什么诅咒,大明朝自中期之后甚少有风调雨顺的年景。非旱则涝,要么便是虫灾蝗宰之类的。总之,老天爷似乎有无数种让老百姓颗粒无收的办法。老百姓辛辛苦苦劳碌一年,结果却连家人都养不活,他们的选择怕也只有卖地糊口,进而卖儿卖女沦为流民。

  大明朝的赋税其实绝大部分来自于自耕农。所谓自耕农便是家中有田的百姓之家。但大明朝吸血的人太多。当官的不用交赋税,达官贵人,寺庙道观,皇亲国戚都不用交税,这些特权阶级就像是一个个吸血鬼,享受着特权。自耕农赋税之重,可想而知。

  这种情形之下,哪怕没有天灾人祸,自耕农破产的也很多。他们的田产便被人低价收购,沦为地主的庄园私产。而失去土地的百姓便成了赤贫的佃户或者流民。自从永乐帝开始设立皇庄之后,上行下效,土地兼并之风便一发不可收拾。功臣勋贵们大地主们疯狂的兼并土地,大量的自耕农破产,成为赤贫的佃农和流民。这便是除了天灾之外的人祸。

  土地原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保障,但在某些时候,却居然沦为了一种负担。这真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宝坻县的百姓便遇到了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窘境。

  宝坻县虽非京城所属之地,但距离京城其实并不远,属于天津卫所辖,距离京城不过一百余里。正因为距离京城近,所以在京城周边的土地被侵占的七七八八的时候,勋戚豪强们便将目光投往周边之地。宝坻县是平畴之地,河网密集,土地肥沃,县域有着大片的良田,也很令他们垂涎。

  不过宝坻县河道密集,干旱和水灾很少发生,土地肥沃,百姓们的生活倒是也过得去。而朝廷因为近年来财政收入的减少,也意识到了自耕农破产的问题,所以弘治皇帝去年底在御前会议上同意了内阁提出的禁止私人收购百姓土地的建议,有意识的刹住土地兼并之风。所以宝坻县的百姓们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91book.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