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新媳妇的第一天之小两口打架_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四章.新媳妇的第一天之小两口打架

第(3/3)页

就出门了。

    然后马大富顺着臭味,就找到了刘汉山家。

    当时的刘汉山,就正在院子里炖臭鱼呢。

    臭鱼那东西,不能在屋里做,尤其是住楼的,要是谁家做这个,左邻右舍家也都没法待人了。

    刘汉山是冬天在山里拉套子的时候,听一个窝棚的套户说这个能吃,他今天从河沿过,看到水面飘鱼,他才捡回来的。而且,他还捡回来不少呢。

    一听马大富要臭鱼,刘汉山媳妇二话不说,直接拿出一麻袋,让马大富把刘汉山捡回去的臭鱼都兜走。

    马大富乐呵地带着臭鱼回家,眼瞅着到家门前,就听自己方向传来一声巨响。

    马大富抬眼一看,只见自家烟筒上蹿出一股黑烟。

    马大富一愣,随即紧忙向家跑去。

    原来是马大富出门以后,王翠花不愿意闻那臭味,就把门关上了。

    可一关门,烟就呛人,看王翠花直咳嗽还掉眼泪,刚回来的马洋转身就又出去了。

    然后,马洋把他过年攒下的双响子点着了,就丢烟筒里了。

    这招还真好使,烟筒瞬间就通开了。可问题是,东屋的炕也被崩塌了。

    到家的马大富来不及收拾臭鱼,就先收拾马洋。

    要搁平时,看马洋挨揍,马玲都得劝一劝。可那天,马玲没顾上她弟弟,而是强忍着不适,出屋把那装臭鱼的麻袋拽出了家门。

    马玲怕马大富寻着味道再把臭鱼找回来,就将其丢到茅坑里去了。

    但马玲难得住马大富一时,却难不住他一世。从那以后。马大富年年捡臭鱼,为此马玲和王翠花、马洋团结在一起跟他斗,这就导致他们三口每年都要跟马大富吵几天。

    由于林场正常每周休一天,而臭鱼只有开河那两天好,有时赶不上捡臭鱼的马大富,就学会了抠冰窟窿。

    赵军家这边,每年四月中旬左右开河。今天是三月21号,离开河还有一段时间,但随着气温稳定在零度以上,冰层下的臭鱼已发酵完成。

    在一些水不深、冰不厚的地方,能看到冰下水中有翻白的鱼,马大富和刘汉山俩人抠的就是这个。

    看到老丈人没事,赵军并没上前打招呼,而是转身就往家蹽。

    赵军到家时,王美兰正跟马玲在屋唠嗑呢。

    看到赵军回来,马玲着急地问他道:“我爸呢?找着我爸没有?”

    “找着了。”赵军如此说,马玲追问:“在哪儿找着的?我爸干啥去了?”

    “他那个……”赵军迟疑了一下,然后看向王美兰,道:“妈,你还没吃饭呢,你赶紧回家吃饭去吧。”

    说着,赵军还向王美兰使了两个眼色。

    王美兰知道儿子撵自己,定是有问题,连忙一口答应下来,随即起身便要离去。

    赵军、马玲把王美兰送出大院。在往回走的时候,赵军就把马大富抠臭鱼的事跟马玲说了。

    马玲听完,脸色似乎有些不好。等进屋坐在炕沿边,马玲才一脸严肃、语气严厉地对赵军说:“我跟你说啊,以后爸炖臭鱼、炒鱼毛,你都离远点,说啥不行吃啊。”

    这是这辈子,马玲第一次用这种语气跟赵军说话。

    赵军一怔,随即笑道:“放心吧,我肯定不吃。”

    听赵军如此说,马玲点了点头。可就在这时,赵军忽然道:“臭玲儿。”

    “啥?”马玲一双大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带着愤怒看向赵军。

    农村的大人、孩子都有外号,马玲小时候的外号叫“臭玲儿”。是因为她八岁的时候,吃了一次马大富炒的鱼毛。

    当时王翠花骂马大富,马玲还替她爹说话呢,说那东西好吃。

    马玲是吃的挺香,吃完便一抹嘴就出去玩儿了。

    当年不是有那么句话嘛:我吃完饭就来找你玩儿。

    正常这年头的孩子,都没那么太讲究。有的孩子吃完蒜茄子就可哪儿跑,照样有小伙伴跟他玩儿挺好。

    可马玲吃的这个,跟葱蒜不一样啊,她出去跟小伙伴一说话。给小伙伴熏得直捂鼻子。

    小孩子说话都不知道注意,不到两分钟,在孩子堆里就传开了。他们说马玲吃屎,气的马玲哭着跑回了家。

    得知此事的王翠花,先是跟马大富吵了一架,然后又在屯子里吵嚷了一番。

    这泼必须得撒,要不然屯子人还真以为他们家给孩子吃屎了。

    王翠花撒完泼,这事在屯子里也就过去了,孩子们照样跟马玲玩儿,孩子家长也严令禁止他们孩子再在马玲面前提这个。

    一晃十多年,往事随风散。近几年,就“臭玲儿”这个外号,以经好久没人提了。

    今天有人旧事重提,这人还是她丈夫,恼羞成怒的马玲,攥着拳头扑向了赵军。

    赵军大笑着握住马玲一双手腕,小两口支了两下,便双双倒在了炕上……
记住手机版网址:m.91book.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